翡翠的日常保养
发布日期:2015-10-11 19:43:17
【关闭】
摘要:
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。中国翡翠文化讲究的是人玉互养,说明翡翠是需要人来呵护的。下面这个帖子介绍了日常养护翡翠的一些知识和小妙招,此帖对翡翠佩戴者有较好的参考意义。
如何确保翡翠不失水!日常管护有妙招!
收藏翡翠时要注意保养,切记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,另外最好的保养即是佩挂在人身上。有时翡翠因材质变透明后原本有的颜色变浅,有的又会变深,就像有色衣服湿了水后颜色会变的道理一样,如果材料本身就含有致色元素,那么在恒温和略带酸性水分的作用下致色元素被进一步氧化,那时我们就会看到奇特的“长”色现象。如果您有长期不佩带的玉石翡翠饰品,翠友可以用棉布擦拭干净,重新用小袋子包装好,这样有利于保持翡翠中的水分!长期不佩带而造成翡翠内部的水分流失而导致其干燥,产生细小的干纹。
人眼对翡翠颜色的感觉会不同?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:在购物的环境中,自己所选的翡翠饰品颜色是多么美观,多么润泽,但怎么购买后自己使用饰品时,当时的感觉就减少了许多了呢?
这实际上并不奇怪,翡翠,尤其是高档翡翠,是半透明或透明度较好的物品,它与其他宝石、其他物品一样,其本来的颜色在不同的光源、不同的光源强度、不同的照明条件和环境下,给人眼的感觉是有差异的,况且因两件翡翠的内部结构不同(疏密程度及不同的内含物等),即便是相同的颜色,在光的某种照射方式下,人眼看起来所得到的感觉也是会不同的。
对于翡翠饰品颜色的变幻,传统的翡翠界有“通液”和“察液”之说。
所谓“通液”,就是翡翠的颜色平放着观看,不美丽不醒目,但拿起来对着灯光(或自然光)照射,则翠绿醒目,相当美观。翡翠界对这种翡翠的评价不高,其价值也较低;相反,另有一种翡翠的颜色,拿起来时用光照射,翠绿色被光冲散,不很美观,若将其平放着观看,则绿得可爱,很美丽,这就叫“察液”。翡翠商界对这样的翡翠评价很高,其价格也很贵。
“通液”和“察液”的说法,主要是对翡翠绿色的中高档翡翠而言。对于其他颜色的翡翠,虽然也有“通液”、“察液”的现象,但不太明显,因此也就不被人们所注意。另外,在选购—件翡翠饰品时,对其颜色、透明度的观察、感觉,不但要在购物环境中进行,更应在自然光下观察和感觉,以避免因光照条件、环境的不同产生较大的视觉误差而后悔莫及。
可能很多人都发现了,自己平时佩带玉器饰品和当初刚佩带时不太一样,有一定的变化了,玉的颜色和内部的一些纹理都发生一些变化,这是什么原因呢?其实,这和玉石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。南方地区空气中的湿度高,水汽大,翡翠的失水较北方要缓慢得多。也和人体佩带有一定关系,长期佩带中,玉石会随人体的温度和人体分泌出的一些油脂作用下,慢慢的吸取人体油脂,滋润填补自身颗粒间一些细小的间隙,长此以往,所以玉石会越来越润,也越来越光,甚至内部的一些结构和纹理都会发生变化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,人养玉一说。